?隨著全球能源轉型的推進,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日益廣泛。作為解決新能源消納問題的關鍵手段,儲能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需求與政策的強力驅動下,儲能行業已成為最近兩年的頂流賽道,一直保持著強勁的增長趨勢。
?
《儲能產業年度回顧及趨勢展望》報告中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我國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比上年增長45%;抽水蓄能累計裝機規模比上年增長11%;新型儲能較上年增長46%,項目數量超過2500個。在新型儲能中,鋰電儲能裝機規模占比從94%提高到97.3%。由此可見,新型儲能行業的火爆程度,國內儲能產業開始加速狂飆,預計2024年市場規模繼續保持快速增長。而在風口刺激下,我國儲能產業如今正逐漸展露出鮮明的發展態勢,呈現出四大發展趨勢,將引領全球能源產業邁向新的篇章。
1、政策利好頻出,推動儲能項目經濟性向好
在“十四五”規劃中,我國政府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儲能產業的發展。2023年9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試行)》的通知,穩妥有序推動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10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再次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快電力現貨市場建設工作的通知》,對電力現貨市場的建設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和指導。這些政策的頻出,不僅意味著儲能項目經濟性的改善,標志著我國電力市場的成熟度和競爭力將進一步提升,更顯示了政府推動儲能產業發展的決心和力度,為儲能行業的發展打開了廣闊的空間。
2、成本優勢是能夠盈利的關鍵因素
高比例的設備自研自制能力是當前價格水平下廠商能夠盈利的關鍵因素。只有實現了全棧自研,從電芯到PCS到系統集成,熟練掌握電化學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及數字化能力,才能有效降低成本和提高產品競爭力。電芯環節的規模效應對直接材料及非材料成本的壓縮具有顯著影響,擁有較高水平的電芯產能且可自制直流側系統的企業毛利率顯著高于全部外采的單一系統集成企業。迭代加速,技術創新是關鍵。因此,對于儲能企業而言,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
3、海外儲能市場潛力巨大
由于電力市場化程度高,海外儲能市場展現出了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巨大的潛力。由于供應鏈、環境和市場的問題和風險,海外儲能市場對外部市場的依賴程度較高,包括上游的原材料和正負極材料、下游的零部件乃至電池本身。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和抓住發展機遇,國內儲能領域企業正加速在海外市場的本土化布局,將高端產能“卷”向全球。
同時,面對海外儲能市場在投資環境、人才資源、文化差異、建設周期及銷售網絡、產業鏈配套以及碳排放等各方面的差異,國內儲能企業需要更加謹慎地應對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4、光儲一體化快速發展
隨著全球對可再生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長,分布式光+儲的應用場景正在快速擴大。首先,分布式光伏和電動車的迅猛發展為光儲充一體化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其次,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量靠前的省市對光伏并網配儲的需求尤為強烈。這些地區正積極響應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號召,通過一系列措施,為光儲充一體化提供了更多盈利機會。再次,歐洲光儲一體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光儲電站從被動走向主動,將成為未來光儲時代的核心。在這種趨勢下,儲能的頭部企業正在加快共建儲能新生態,以共謀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領域,儲能技術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是解決新能源發電波動性和間歇性、保障電力系統安全、促進新能源消納的有效手段,而且可為電網提供調峰、調頻等多種服務。相較傳統的抽水蓄能儲能技術,以鋰電池儲能、液流電池儲能、熱儲能、壓縮空氣儲能、氫儲能為代表的新型儲能技術,具有建設周期短、選址靈活、響應快速、調節能力強等優勢,能夠為電力系統提供多時間尺度、全過程的調控。
?不過,儲能技術路線眾多、特點各異,各有符合特定場景的性能優勢。在實際應用中,能源化工企業要根據各種儲能技術的特點并經綜合比較后選擇。
關注我們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掃一掃,關注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