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橡膠輪胎到船舶制造,從石油化工到能源電力,從機械加工到金屬冶煉……各行各業各種機器和設備的不停運轉,推動中國制造穩步前行。而這些機器和設備持久運行的背后,潤滑油的存在不可或缺,堪稱“工業血液”。在“新質生產力”這一理論指導下,特別是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潤滑油產業作為傳統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轉型升級和發展機遇。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
對于潤滑油產業而言,新質生產力理論的提出為其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以下是幾個主要方面:
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取得長足發展,其對于潤滑油產業創新也有了更為多元化的專業要求。潤滑油企業需要時刻關注全球工業在新設備、新材料、新環境的前沿發展,聚焦高新技術,實現“數字+”升級,不斷創新潤滑工藝、研發新型產品、提升潤滑性能,提高產業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供更加全面高效的潤滑解決方案,從而推動傳統產業“煥新”,實現生產力增量“換乘”,搭上新質生產力發展快車。
綠色低碳發展:綠色發展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進一步促進綠色發展方式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題中之義。在“雙碳”目標的指引下,在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的同時,潤滑油企業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針對是高質量綠色發展趨勢,市場對產品差異化的需求,積極優化產品線,提升產品性能,實現產品全面升級,在生產、銷售、服務、回收各流程形成“綠色循環模式”閉環,深入開展環境保護和減量排放,在實現可持續發展道路上邁出堅定步伐,成為高質量、低碳化發展的先行者。
上下協同發展:要圍繞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包括原料開發與生產、潤滑油脂開發與制備、潤滑油脂產品應用與技術服務、廢潤滑油脂回收與循環利用等環節。突破技術壁壘、補齊產業鏈短板、實現補鏈穩鏈強鏈,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產業供給高端化、結構合理化、發展綠色化、轉型數字化、體系安全化,堅持協同聯動、共建共享做強做優潤滑油產業。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潤滑油企業將聚焦新質生產力,以更加堅定的步伐譜寫潤滑新篇章。
掃一掃,關注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