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是我國石化和化工行業的結構調整期,目前已完成初步調整,基本達到預期。總的來看,行業保持穩定增長,化工產業處于內在質量成長階段,新材料和高端專用化學品成為投資關注點,技術創新成為發展重要動力,且行業綠色發展成為共識。行業的集聚效應初顯。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社會轉型的關鍵期,石化和化工行業也面臨著產業變革的重要歷史節點。來自資源環境約束加劇、要素成本上升、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的挑戰重重,而行業自身創新科技水平仍然不足,仍處于國際分工里中低端的環節,行業可持續發展任重道遠。
“十四五”期間,我國石化和化工行業將繼續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逐步解決行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以去產能、補短板為核心,以調結構、促升級為主線,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行業發展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行業重點任務是去產能、補短板,提升供給質量;調結構、促升級,提高產品和企業質量;培育新動能,挖掘產業發展潛力;安全綠色促進產業可持續發展;“一帶一路”促進行業開放發展。應穩妥推進石化原料多元化發展、提升煤基清潔能源保障能力、推進化工新材料補短板、推進傳統化工技術路線升級和產品結構優化、推進優化整合提高化工企業質量、優化園區布局提升園區質量、強化技術創新開發高新技術、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等重點工程。
按照“優化整合傳統化工、強化提升石油化工、升級推進新型煤化工、發展完善化工新材料”的發展思路,提出4條優化途徑:一是通過去產能、補短板,推進企業優勝劣汰;二是通過優化原料結構,降低生產成本,增強國際競爭力;三是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提高化工產品的高端化和綠色化比率,滿足消費結構不斷升級和環境保護日益嚴格的需要;四是通過優化產業布局,促進行業貼近資源、靠近市場,向一體化、集群化、基地化模式發展。
?
??
掃一掃,關注二維碼